2004/01/18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笔记本电脑 品牌
十年前的电脑还不像现在这么普及,很多人都是因为上了大学或五专才开始想到要买电脑。还有同学从入学到毕业,尽管老师规定报告必须用电脑档案缴交,依然死撑著不买,宁可用学校公用电脑来完成。在那个年代,一台普通的平价电脑大约要五万多块钱,如果你想买阳春一点的,也就是说硬盘容量小一点,内存少一点,屏幕挑个没见过的牌子,不要装声卡和喇叭,大约三万多元可以搞定。
三万多块钱的电脑,在我们这批自翎为玩家的人眼中可是不入流的。但不过十年的光景,现在的普通电脑价格已经降低到三万,而阳春型的机种只要一万多元就可以搬回家。
电脑玩家最喜欢到台北的光华商场寻宝了。学生时代常常和同学到那里四处乱逛,看看有没有最新的产品。看到自己中意的,省吃检用存几个月的钱硬是买下来。
这就是电脑的最大好处,可以自己组装,可以自己升级。我买过主机板,买过 CPU,买过内存,买过各式的声卡显示卡,回家自己享受拆拆装装的乐趣。享受「换上新零件,效能瞬间暴增」的快感。
不过这些行径在一般人的眼中,不是把你当作科学怪人,就是科学怪神。因为同学们有问题,就必须充当免费的救火队,没问题的时候必须兼任采购顾问。拆电脑?很多人恐怕看到电脑的内部就晕了。
也正是因为电脑这种特性,让台湾的「光华牌」电脑比各种品牌电脑卖得都还要好。所谓的光华牌,就是走一趟光华商场,跟老板指名你要的电脑内部各种零件(分属不同厂牌),老板装好后卖给你。
当然,购买光华牌必须先对电脑有一定的了解才可能顺利购买。所以你永远可以看到商场里面一堆目光无助的人,巴望著他带去的电脑高手可以帮他跟老板谈规格砍价钱。这是早期台湾的电脑市场生态。
现在的电脑价格降下来,对消费者的意义就有了很大的不同。最大的意义在于:「电脑升级?为什么要升级?整台换掉就好啦!」
笔者身为老资格的电脑玩家,近几年已经很少帮自己的电脑买零件升级。因为这几年下来,发现技术规格不断的在变动。家中买的电脑用了两年以后,想升级可能还找不到零件可以用。结果就是整台换掉。
如果一台电脑你已经不会巴望著将来有一天可以不断升级,一台用个十年长长久久,那么接下来更自然的事情就会发生:你开始希望电脑的外观能不能长得好看些?
十年前的电脑玩家所追求的是功能与效能,外观美不美不是那么重要。这么说吧,在那个年代如果你的电脑很漂亮,可是跑起来速度只有人家的 80%,你绝对不会因此而骄傲的。
但是现在的情况可不同了。电脑的速度已经快到不会成为问题,反而还因为速度超过消费者需求而价格很快下跌。厂商剩下来可以做文章的,就剩下产品的外观了。
这会许可以说明为什么所谓的「准系统」电脑会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再加上笔记本电脑的价格也跌下来,甚至有取代台式电脑的趋势,笔记本电脑可是更重视造形设计的电脑产品。
重视功能与组装的光华牌电脑,可能会在这样的趋势下成为非主流或者消失。十年前的光华商场到处都是组装电脑,而现在的光华商场则是林立的笔记本电脑卖场。这样的消长,或许正印证了这样的现象。 (文:黄芳宇)
■ 历史上的今天 |
■ 间谍软件剪不断理还乱? - 2006/01/15
■ 智能手机(一)从定义谈起 - 2005/01/16
■ 网络竞标,在台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2003/01/19
■ 关于网络,你还是没弄懂 - 2003/01/12
■ 关键的百分之十六(六)多媒体和网络是手机救星? - 2002/01/13
■ 不要更改我的邮件地址 - 2001/01/14
■ 网络社区的真义 - 2000/01/16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2004/01/11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
近日在电视上看到一个广告,是某银行推出的营销活动,主要诉求刷卡能中大奖,鼓励消费者多多刷卡。这样的活动当然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不过引起我注意的则是广告的拍摄手法。画面中一对情侣(或者夫妻?)在手饰店里购物,女主角把一个戒指套在手上,结果却怎么也拔不下来(故意?),连店老板也一起来帮忙还是拿不下来。
眼见女主角似乎有意无意的透露出某种暗示,加上店老板闪烁的眼神,广告中这些肢体语言在简短的时间内完全展现,只见男主角帅气的从西装口袋掏出一张信用卡,(毫无痛苦的)当场把戒指买下来。
眼看著女主角感动又高兴又不好意思的表情。没想到接著试戴一个手镯,又(有意无意的)拔不下来,男主角于是又再度掏出了那张信用卡刷下去,并再度期待可以中大奖。
这类内容牵涉到男女互动的广告,经常引起我的兴趣。这个社会已经倡导了这么多年的男女平等,结果已经进入了廿一世纪,我们还是可以看到这样的广告。是社会进步缓慢,还是营销人员与生活脱节?
但这样的广告之所以让人印象深刻,恐怕是因为类似场景我们并不陌生。这种场合,不掏钱的男生大半会得到吝啬的印象。而掏钱的原因,总不外是为了满足女生的期望。
当然啦,男生之所以这么勇敢的掏出信用卡来,是因为刷卡万一中了大奖,买戒指的钱可就全部回本了。但,万一没中奖呢?我想像著那个男生为了偿还信用卡债每餐吃泡面的情况。
想要突显现代男女关系的荒谬之处,只要把上面的广告角色颠倒一下就可以了。想像一下,戒指拔不下来的是男生,而女生威风凛凛的掏出信用卡博取女生的欢心。男生的你,能接受吗?女生的你呢?
这种「性别交换法」是我常常用来检查男女平等关系的方法。既然号称平等,那么能够套用于某甲的标准,也能套用于某乙。换句话说,把两个角色颠倒之后的情境,你应该不会感到有任何奇怪之处才对。
都已经是廿一世纪了,这个社会还期待著男生要掏钱,要养家,而女生赚来的钱,按照营销人员所制作出来的广告的说法,要「好好疼爱自己」。
如果再仔细的看看电视广告,就会发现凡是诉求男性的广告,通常主题都不脱「成功的人士」,「好父亲」,「在压力更大和体力透支的情况下可以工作更久」,「彻底放松的方法」等等。
我相信,这个时代的男性所需要的跟女性并没有两样。男人要把重担放下来,男人需要的已经不是「让自己放松以便接下去可以做更多工作」,而是「好好疼爱自己」。
要达到男女真正的平等,男生需要自己支持自己,也需要女生的支持。我曾经以家庭主妇的例子,来说明这个社会荒谬以及无理的要求。许多男人甚至不自觉的接纳了这样的荒谬,以为这是自己的责任。
以往女性对于职业没有什么选择,这个社会甚至无法接纳职业妇女,所以很多人只能选择当家庭主妇。在经过妇女们长时间的努力,以及女性的教育水准逐渐提高,现在女性就业人数已经与男性不相上下。
但是在这样开化的社会背景下,如果有女性决定自己不要当职业妇女,而选择了当家庭主妇为一生的职业时,我们会尊重她的决定。因为这是身为一个自由人所能行使的自由意志。女性享有这样的自由。
但是男性能不能选择以当家庭主夫为职业?首先,男性会过不去自己这一关,其次是社会的异样压力,再来是有多少女生可以接纳并欣赏这样的男性,尊重他的选择把他当作ㄧ个自由人的自由意志来看待?
现在的男生,选择当大男人会被女性仇视,选择当小男人会被女性唾弃,这样的性别角色是非常不自由的。真正的男女平等,要做到两性能把对方当成自由的人来看待才对。
对你身旁的女性朋友做个小小的调查,如果你的男朋友(或者丈夫)跟你说,以后我就靠你养了。如果你的朋友丝毫不觉得这个男人「没出息」,那么恭喜了,这个社会是真正男女平等的社会。
如果你真的觉得这样的男人没出息,那么当一个女人对男人这么说的时候,我们怎么不觉得这个女人没出息?这显然又再一次经不起「性别交换法」的检验。
现在台湾的双薪家庭比例已经相当的高,夫妻都有工作是很普通的事情。换言之,不管男性或者女性,都已经无法期待只靠对方一个人来养活整个家庭。但尽管事实如此,社会对男性的期望似乎没跟上脚步。
此外,男人能不能弹出来,学学现代女性的口吻,说「我就是要当这样的男人,我不在意女性怎么看我」?很多男人活在女人的期望当中因此过得很辛苦,这是一种非常不自由的制约。
男性的独立需要自觉,努力,以及女性的支持。现代女性可以走出男性父权的阴影笼罩「为自己而活」,成为自由的人。同样的,男性也需要这样的ㄧ个过程。
因为男性从来就不是独立自由的个体,男性背负了太多莫名奇妙的期望而无法做自己。谁规定养家活口是男人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也不该是天经地义,而应该是自由意志选择来的。
不论最后选择的结果如何,男人的决定应该要受到社会的祝福与尊重。但这将会是一个漫长的社会演进过程,在完全达成之前,男人要做的将会是从「好好疼爱自己」开始。 (文:黄芳宇)
上一篇:我想收到你的手写贺年卡
下一篇:「光华牌」电脑的消失
■ 历史上的今天 |
■ 间谍软件剪不断理还乱? - 2006/01/15
■ 智能手机(一)从定义谈起 - 2005/01/16
■ 网络竞标,在台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2003/01/19
■ 关于网络,你还是没弄懂 - 2003/01/12
■ 关键的百分之十六(六)多媒体和网络是手机救星? - 2002/01/13
■ 不要更改我的邮件地址 - 2001/01/14
■ 网络社区的真义 - 2000/01/16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