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9/28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电子商务 3C 网络购物 品牌 Yahoo! eBay
电子商务环境在台湾日趋成熟,网络购物已经变成普罗大众日常的活动。很多企业主不但一扫过去认为网络不能赚钱的想法,反而开始指示旗下员工要积极介入这个市场中。但是许多企业主目前只有「这是一个一定要做」的想法,至于怎么做,公司网站要达成的成效为何,甚至于应该要找谁做,该如何考核这些人的绩效,相关的想法依然模糊。
前一阵子台湾某大知名汽车公司与笔者接触,因为它们公司高层指示要积极的进行网络销售业务。在因缘际会之下,笔者特地跑了一趟该公司,并且与负责执行的部门面谈。
实际上这个专案小组目前正在评估系统该如何建置,以及该采购什么样的电子商务系统。但是听了半天,笔者心中始终充满疑惑:回归到汽车本身这项商品来讨论,究竟汽车是否适合在网络上进营销售?
网络购物目前的热门购物项目集中在3C产品(电脑,通讯,小家电等)以及化妆保养品以及旅游商品三个项目上。由此可见大宗的采购依然集中在万元等级的商品。
而汽车这种贵重商品动辄数十万上百万,无法以信用卡刷卡购买,更别提要使用目前最多人使用的便利商店货到付款机制。此外因为其贵重的特性,购买前如果驾驶人没有亲自到场看过,听业务员解说,甚至亲自试开,光凭几个网页说明就要下订单是困难的事情。
那么,如果不在网络上做销售( E-Sales),公司就不需要采购太高等级的电子商务系统。换言之,该单位之所以一直犹豫该采购什么电子商务系统,并非因为人员没有经验,而是因为在网站整体战略和定位都还没决定的前提下,根本于法进行采购评估。
由于执行单位无法决定系统采购,又一直觉得自己对电子商务没经验,于是人事单位产生了是否要去外面挖角,找有电子商务执行经验的人进来公司主导这个案子的想法。
笔者直觉的认为这是一场灾难的开始。请问一下,如果真的符合期待,找了一个电子商务执行经验丰富的人来,那么公司对这个人的考核标准是什么?如果考核标准还没有定论,那你如何知道找进来的人是适任的?如果这个人不适任,电子商务专案怎么会成功?
考核标准与网站的定位息息相关。换言之,任何公司网站的建置与电子商务专案,先为网站本身定调是最重要的事情。早年网络狂飙的时代,或许可以容许公司网站免于考核。一方面可能会扼杀创意,一方面其实大家也不太知道绩效该怎么衡量。
但现在即使是Yahoo!与eBay等纯网络公司的经营都已经以营运绩效挂帅,传统行业的企业主,怎么可以容许体制内产生一个不受考核的三不管单位出来?果真如此,其他原先的单位又怎么心服?又怎么能甘愿与负责网站营运的单位合作?
如果网站的定位在销售( E-Sales),那么应该去找有渠道销售经验的人来主导,考核的标准就是销售数字。如果网站的定位在客户服务( E-Service),考核的标准就是每日客户服务数量,以及平均每客户服务时间,你应该去找有客户服务经验的人来主导。
如果网站的定位在营销( E-Marketing),考核的标准就是网络品牌 认知度的增加,网络活动造成的网站与实体店面人潮增加等等,应该要找有营销经验的人来主导。
如果网站定位在供应鍊管理(E-Supply Chain)上面,那么应该找有采购经验的人来主导,考核的标准就是库存周转率的提升,以及平均采购作业时间的缩短。
从以上的讨论来看,你不一定要去外面找有电子商务经验的人来。因为不管网站怎么定位,看起来都是原有企业功能的延伸。
网站定位不清楚→找错人→选错系统与软件→不知道绩效为何也不清楚到底达成了没有。一连串的错误就是这样发生的。以此间汽车公司为例,实际主导电子商务专案的单位是内部的IT部门,难怪一开始就先从「该买什么系统」想起。
企业主或许会认为这些事情交给员工去进行评估即可,但是企业主对于网站本身的定调与任务却不能没有意见,至少要能参与那样的讨论,决定大体方向才对,后面一连串的执行才能顺利展开。
但这也要求著企业主本身必须要先 E化才行,如果本身连网络都没用过,收发电子邮件完全交给秘书处理,你要怎么参与那样的讨论?又怎能做出有用的结论?企业主对于网络的重视不该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还必须身体力行。
下一期,我们将探讨公司内部网络销售专案的组织分工。 (文:黄芳宇)
上一篇:灿坤与宜家的狂想
下一篇:公司网站真棘手(中)部门踢皮球?
■ 历史上的今天 |
■ P2P 的罪与罚(一)权力的解放 - 2005/09/25
■ 数字内容经营三要件(三)克服「拥有的感觉」 - 2004/09/26
■ 五年级来自金星,六年级来自火星 - 2002/09/29
■ 远距教学市场的两个利基 - 2002/09/22
■ 数字式「谷贱伤农」 - 2001/09/23
■ 网络股下跌后的人才流动现象 - 2000/09/24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2003/09/21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笔记本电脑 3C 数码相机 品牌
灿坤(TK3C),是台湾相当有名的企业。他的主要核心业务正如他所宣示的目标一样,要成为「世界工厂」与「世界渠道」,想成为3C产品(家电,信息,与通讯商品)的制造商与渠道商。灿坤在全球许多国家都上市,财力雄厚自是不在话下。本业的家电制造除了帮全球的业者代工之外,自有品牌的小家电也颇受市场欢迎。至于信息商品,则全力扮演渠道商的角色。
宜家(IKEA),则是世界知名的家具零售商。所生产的家具标榜著可以自行组装,加上齐全的样式,不断推陈出新的产品,来到亚洲以后摇身一变,成了外国家具的代表,售价自然也翻了两翻。
这两家公司所经营的产品与服务截然不同,这不仅是行业别的不同而已,相信曾经到过这两家公司所经营的卖场购物的人,都能很清楚的说出在购物经验上面的差别。
为什么要将这两家公司相提并论呢?因为灿坤在3C渠道的经营上面,喊出了要成为「家庭的3C卖场」的经营目标。这样的经营目标,完全呼应了近年来3C产品渐走入大众生活中的事实。
家电,大部份本身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商品。信息商品,早年倾向个人商品,而且其复杂的程度,让它往往变成少数玩家的玩具。而现在随著个人电脑的普及,再加上数码相机、数字摄影机…等商品的兴起,让信息商品与一般大众的距离不再遥远。
但是你能想像什么叫做「家庭式的信息产品」,或者是「家庭式的资讯商品卖场」吗?走一趟灿坤的店面,你认为它的商品陈列方式,以及人员的训练,让你有「家庭」的感觉吗?
灿坤目前的卖场,与传统的电脑卖场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走进宽敞的店面,会发现它的商品是以功能为类别来陈列的。个人电脑放一区, 笔记本电脑放一区,屏幕放一区,打印机放一区。
店面的光线明亮,展示柜乾乾净净,年轻的服务人员很专业;但是感觉很冰冷,因为这样的店面依然是为了信息玩家而设计的,而不是家庭。众多的产品并没有被展示成「在家中该如何使用」。
灿坤的店面设计并没有打破信息商品本身的冰冷特质,并且拉近与家庭的距离。因为一般消费者对于信息商品的使用,依然有著相当的障碍(因为必须事先了解一堆深奥难懂的规格),只是单纯的把商品依照类别陈列,对于消除这样的障碍并无帮助。
大量多样的商品,堆满了卖场的大箱子,价格导向,这样的做法跟家乐福之类的大卖场并无区别。大卖场最擅长的就是拚价格,于是,最后灿坤的营销诉求,就变成了「保证最低价」。
什么是家庭式的卖场?IKEA的卖场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走入 IKEA,温暖的灯光,舒适无压力的气氛,漫步其中有著寻宝的乐趣。你总是可以突然眼睛一亮,发现某个台灯刚好适合放在书房,或者某个椅垫可以放在沙发。
为什么你会有这样的联想?因为IKEA已经把这些商品「在家中可以如何使用」的方法展现给你看。为了衬托那盏台灯的美,IKEA在贩卖台灯的区域理摆上一张小茶几,茶几上放了一小盆花,地上铺了张小地毯,台灯放在茶几上,不过是个小小的展示区,看起来生气盎然。
如果你的家里刚好有那么一张小茶几,你几乎会认为买下这盏台灯真是绝佳的选择。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在IKEA的展示空间中,到处都充满了这种示范,从客厅、卧房、浴室、到厨房。即便IKEA的家具买回家以后还需要自己组装,消费者都可能因为这样的展示情境而跨越了那样的障碍。
这,就是家庭式的卖场。这就是家庭式卖场跟消费者沟通的方式。不要跟消费者谈功能,尤其是当功能已经不是问题的时候,我们跟消费者谈「感觉」。
回过头来看,信息商品已经走到这个地步了吗?其实,电脑行业最近开始流行准系统,制造商开始在电脑外型上面争奇斗艳,加上视听产品开始与电脑结合的趋势(例如:LCD TV等等),迟早会把信息卖场推向与IKEA经营方式相同的地步。
只是,如果灿坤还做不到IKEA能做的地步,那么他就不该喊出这样的经营方向。如果他认为这个经营方向是对的,那么卖场的经营就应该多花些心思在「如何与家庭沟通」上。
前一阵子,灿坤的董事长吴灿坤先生将公司的经营交给专业经理人,自己退居幕后专心的扮演董事长的角色。没多久,一位信息行业背景经历丰富的执行官走马上任。
如果这位执行官是从IKEA挖角而来的,不知道现在灿坤的卖场会是什么样子呢?这,算是我的狂想吧。 (文:黄芳宇)
上一篇:七年级与吞世代
下一篇:公司网站真棘手(上)绩效在哪里?
■ 历史上的今天 |
■ P2P 的罪与罚(一)权力的解放 - 2005/09/25
■ 数字内容经营三要件(三)克服「拥有的感觉」 - 2004/09/26
■ 五年级来自金星,六年级来自火星 - 2002/09/29
■ 远距教学市场的两个利基 - 2002/09/22
■ 数字式「谷贱伤农」 - 2001/09/23
■ 网络股下跌后的人才流动现象 - 2000/09/24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