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首页|TW首页| 同事录|业界社区

数位之墙

归档 - 03月, 2003

3G来了(三)短信,电子邮件,与多媒体短信

2003/03/23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手机 门号 3G 移动上网 电信业 垃圾 WAP

随著互联网的普及,一个人拥有一个以上的电子邮件用户名已经是很普遍的事情。现在的人每天收取电子邮件,最苦恼的反而是过多垃圾 邮件充斥其中,真正来自亲朋好友或生意夥伴的邮件反而被淹没了。

如果许多人生活中已经不能没有电子邮件,那么透过手机来收发电子邮件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需求。多年前移动通讯业者在推出 WAP移动上网时,随身收发电子邮件也是一大诉求。

但很有趣的是,真正用到这种功能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当然,使用 WAP上网的人本身就不多,与全台湾目前使用电脑上网的人口比起来,简直等于没有。而有使用 WAP移动上网的人,也不一定会用来收发电子邮件。

有人将这种原因归咎于手机的操作介面过于复杂,用来收发邮件难以使用。如果以手机上网的程序来看,那个过程确实复杂。但若是以「输入介面」来看,这个理由是不成立的。

用手机输入中文固然不太方便,但时下年轻人在发送短信的时候,可是手指运作如飞,熟练得跟吃饭一样。那么为何这些年轻人不用手机收发电子邮件?

当我们在问这个问题时,答案同时也已经浮现出来了。也就是说,简讯( SMS)本身就是某一种型态的电子邮件。说得夸张些,短信=手机上的电子邮件。

技术人员可能不会同意这个观点,因为透过手机移动上网来收发电子邮件,不论是手机端的技术,主机端的技术,所牵涉到的标准,完全和短信是两回事情。

但先不管这些技术明细,短信与电子邮件本身都代表著以文字来沟通,而且沟通的双方可以不必同时在在线(电话沟通就必须两人同时在在线),对手机用户来说,两者的替代性太高,何者先让消费者熟悉,何者就会先成为主流。

很遗憾(或者很幸运),短信率先成为主流,因此挤压到手机收发电子邮件的空间。笔者先前提过,消费者本身是不管技术面的问题的,当全台湾的手机用户中有三分之二是从来不上网,完全无上网经验时,而在手机上使用短信的门槛又低时,使用哪一种应用会先成熟就很明显了。

如果短信已经成为主流,还想硬要消费者改变行为放弃短信,改用手机收发电子邮件,这在营销上面绝对是极大的阻力,也是很不智的做法。剩下来的问题反而是:如何在不改变消费者行为的状况下,让行动通讯网络(短信),与互联网(电子邮件)两者互通?

如此一来,消费者可以寄送电子邮件到手机上变成短信,反过来手机用户发送短信给互联网用户的电子邮箱也可以通。先前已经有业者提供服务,可以把电子邮件转成短信发送到手机上,从手机回覆的简讯也可以转成电子邮件。

但最大的问题卡在价格模式:一通短信要收三块钱,只能容纳70个中文字不到。这么贵的价格谁愿意付?操作上比发送短信更加繁复。这并不是降价促销就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短信的计费模式,其天性( Nature),本来就与互联网的计费模式难以相容,两者成本结构也不同。

所以,必须倚赖新的通讯标准进行这个工程:将两种网络(Network)集成在一个平台上使其互通,让用户无痛的转换其使用行为,简单的横跨两种网络上面(移动通讯网络以及互联网)使用讯息服务( Messaging Service ),而从此不必在乎发出去的信息只能发给手机 门号,或者只能发给某个电子邮件地址。

这个东西,就是目前被热烈讨论的多媒体短信服务( MMS)。他不是短信,因为他其实在收发的时候都是透过互联网的联机。他也不是电子邮件,因为他跟短信一样,可以输入一个手机号码直接发给另外一只手机。

对没有使用互联网经验的消费者而言,他是短信。因为他的使用方式跟短信没两样,只是现在除了文字以外还可以传送图片和音乐给别人。对于有使用互联网经验的消费者而言,他是电子邮件,因为讯息发送的时候,收讯人可以是某个电子邮件地址。

虽然消费者在收发多媒体短信时,手机是进行互联网联机,但那对消费者而言并不重要。换言之,聪明的电信业者并不打算告诉消费者那其实是正在进行移动上网。

业者们普遍都明了:移动上网对于大部分消费者而言是个过于艰深而难以了解,因此感觉不出有需求的服务。但是「讯息的传送」则否。

从以前的互联网发展历史来看,电子邮件始终是最大的应用。这代表著人类对于「非同步沟通」的沟通模式(即通讯双方不需要同时在线),有著高度的需求。

很有趣的是,在移动上网高度发达的日本,短信反而没什么人使用,甚至是必须额外付费跟电信运营商申请才能享受的服务。原因很简单,因为电子邮件在手机上面的使用,比短信应用更早成熟,因而反过来挤压到短信的生存空间。

感觉上讯息服务似乎是3G移动通讯的最大应用?

如果你知道,目前短信收入只占无线通讯公司的收入不到5%时,你可能就不会这么想了。下一期让我们来谈谈3G真正的杀手应用:「视频电话服务」。 (文:黄芳宇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上一篇:3G来了(二)3G最大的应用不是互联网
下一篇:3G来了(四)3G的杀手应用是视频电话





■ 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互联网大预言(五)搜索引擎重质量 - 2006/03/26


媒体,社区,Blog(四)产销关系 - 2005/03/27


媒体,社区,Blog(三)解构Blog - 2005/03/20


电子商务进入品牌操作阶段 - 2004/03/28


停止「网络营销」(下)有路没有通 - 2004/03/21


网络通讯市场的价格破坏 - 2002/03/24


经营B2C电子商务的无形成本 - 2001/03/25


百货公司与专卖店(一) - 2000/03/26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星期日, 03月 23rd, 2003 无线通讯 没有评论

3G来了(二)3G最大的应用不是互联网

2003/03/16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手机 门户网站 3G 移动上网 WAP GPRS

移动上网,曾经是全世界无线通讯设备厂商以及电信运营商的希望寄托。面对著手机销售量以及话费收入的下滑,再加上有线互联网普及的速度,更加让两者充满了期待。

WAP 的失败我想就不用提了,这方面的论述包含笔者以前写过的系列文章都曾经提过。简而言之,移动上网的失败原因有三:价格,速度,以及手机。

以前的WAP 移动上网,价格是以时间计算的,因此十分昂贵。现在的 GPRS(号称2.5G)改成以封包来计价,连在线网不算钱,有传输资料才收费,这初步解决了价格问题。以后3G在移动上网的计费模式也会是以封包计价。

在联机速度方面,目前GPRS实际联机速度可以达到20多KBPS,3G的速度将来会更快,虽然这方面仍有不少问题要解决,但速度方面的障碍至少是可望解除的。更何况以手机浏览无线网站的资料传输量不大(与电脑上网相比较),速度其实很足够了。

最麻烦的是手机。众所皆知,手机的制造商众多,每个厂商的每一款手机屏幕大小,颜色数目,内建浏览器的厂牌版本,手机的操作介面(连按键的数目都不同)完全都是不同的,有成千上万种。彷佛当年在网络上制作网页的时候要顾及众多浏览器版本一样。

这造成内容开发商的困难(生产内容必须符合众多手机规格,成本大幅提高),以及消费者操作不易,容易心生排斥。很遗憾的,这个问题即使到了3G的时代,依然没有得到解决。手机厂商依然各行其是。

日本i-Mode的成功,手机规格较为统一是个重要关键。这个最后的任督二脉没有打通,移动上网要普及也难。

然而,就算是真的把上述三个关键全部打通,移动上网能普及到什么程度?笔者身为一个曾经在互联网行业工作过五年的工作者,投身无线通讯行业两年,对于移动上网的质疑却越来越大。

这期间最大的关键在于移动上网并不是最大部分人的需求。以往,家里买台电脑,除了玩游戏做做简单的文书处理工作之外,上网是个很重要用途。然而即便如此,全台湾还是有将近2/3 的人是不上网的。

买了一只手机,什么时候上网才会变成除了打电话以外很重要的用途?以笔者的看法,那样的需求到目前为止是看不见的。即便是3G来了,打电话依然是手机最大的用途。

笔者曾参与对消费者的座谈,谈他们对移动上网的期待。谈到对WAP 的看法,很多人都说,WAP 的内容过于贫乏,没什么好看的。但令人惊讶的是,我们提供了上百样的内容在上面,怎么会说没内容?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消费者找不到他们所要的内容。如果我们只提供了30种服务,其中有2 种服务是消费者要的,他们就会觉得提供的内容丰富。反之,提供了上百种内容,却没有一个是消费者要的,消费者就会「感觉」内容贫乏。

问题是我们什么服务都做了,建立了一个无线门户网站,把以前网际网络上的那一套都拿来做,从新闻到算命到图形铃声下载无所不包。也参考了日本i-Mode的经验,几乎不可能有遗漏的。但是消费者依然觉得内容贫乏。

理由很简单,因为移动上网的内容并不存在所谓的「杀手级应用」( Killer Application),换言之找不到消费者非要不可的内容。移动上网本身也不是杀手级的应用,未来也很难发展出真正能憾动人心的应用!

如果我们问,互联网最大的杀手级应用是什么?很有趣的答案是,过往五年来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最大的杀手级应用是「通讯服务」,实际上就是电子邮件!而这个应用跟「内容」一点关系都没有!

通讯,是人类的基本需求,重点在人与人的互动。而上网,是人与机器的互动。当手机上网的内容可以轻易被个人电脑取代时,移动上网变成不是那么必要的事情。除非那些事情是电脑做不来,而手机可以的(例如图形和铃声下载到手机上)。

或者,在某些电脑普及率超低的国家,会反而造成移动上网的盛行。例如:日本。许多日本人家中没有电脑,但是都有电子邮件地址,因为他们使用手机上网。笔者益发的相信,日本的移动上网能成功,真的有其特殊环境和条件。

3G最大的应用,依然会是通讯服务。但如果你认为那就是以手机移动上网来收发电子邮件的话,那你又错了。下一回我们来谈谈手机上的讯息服务(Messaging Service ):「短信,电子邮件,与多媒体简讯」。 (文:黄芳宇


针对本文发表意见



上一篇:3G来了(一)什么是3G
下一篇:3G来了(三)短信,电子邮件,与多媒体短信





■ 历史上的今天


中国互联网大预言(四)招聘教育与游戏 - 2006/03/19


中国互联网大预言(三)网上新闻与Blog - 2006/03/12


媒体,社区,Blog(二)媒体大梦 - 2005/03/13


停止「网络营销」(中)有刺激没反应 - 2004/03/14


门户网站的最后一条路 - 交易市集 - 2002/03/17


对于在线学习市场的本质思考 - 2002/03/10


网络社区实作现场(二)品牌经营导向的网络社区实作 - 2001/03/18


网络社区实作现场(一)社区网站之死 - 2001/03/11


细说网络书店 - 2000/03/12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星期日, 03月 16th, 2003 无线通讯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