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10/29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手机 PDA 宽带 WAP 品牌 Yahoo!
我们这里所谈论的并不是好多年以前美国各大学发起的Internet 2计划,那个计划所要打造的是第二条信息高速公路,试图提升我们目前使用的Internet品质以及效率。本质上,第二条高速公路还是「有线」的。谈到这里很多人会猜想我们要谈的是「无线」的互联网。不过「无线」只是第二代互联网的其中一种精神而已。事实上第二代的网际网络也存在著「有线」的应用。
谈到「无线」有些人可能会马上反射性的想到手机上网,例如 WAP之类的东西。但是「无线」的范围其实很广泛的,而且手机上网只是所谓的第二代互联网上面其中一种应用而已。
有没有想过电脑其实是不太适合上网的工具。光是学习电脑的操作就够让人头大,开机慢,拨接还要设定半天。这种上网工具只有营销学上面所谓的「早期采用者」会使用而已,后面进入的人其实要花时间学习。
我们会看见有电脑补习班开课教人如何上网,但是却看不见有教导如何使用手机的课程。一直要到电脑补习班不再有教导上网的课程时,上网才会变成很自然的事情。
用手机上网的威力,我们已经在日本的NTT DoCoMo看见了。使用手机上网的人口,在短时间内就超越了用电脑上网的人口。这说明了「方便使用」是第二代互联网的特性。而方便使用,就牵涉到装置设计以及介面设计的问题,还有装置普及率的问题。
无线的特性让我们随时可以上网,而方便使用的特性会造成各式各样可上网的工具出现,手机以及 PDA只是第一波而已,未来还会有各种奇奇怪怪的装置出现。
至于「有线」的第二代网络,他的精神在于「家用」。随著宽带铺设到家,以及装置介面的改善,家中连接上网的装置将不再限于电脑。而「家用网络」的核心其实有相当大的部分在于娱乐,所以我们会有越来越多的娱乐内容透过宽带递送到家。
第一代的网络经营者会被遗弃吗?我们已经拥有了这么多的 Web网站,是否随著新的上网装置以及新的上网行为出现,这些网站会变成「传统行业」?
答案其实不一定。第一代互联网的经营者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将网络服务以及网络内容数字化,这包含了有大量的资料已经被数字化储存在数据库中,以及对于这些内容如何被生产,如何被取用乃至出版,如何被经营,都已经有了经验。而这些,将是他们跨入第二代互联网的重要优势。
对于新的上网工具的制造商而言,他们很清楚他们的装置如果没有搭配相对应的服务,是根本卖不出去的。例如具有 WAP功能的手机,如果没有相对应的 WAP服务,用户不会买的。而要这些制造商自己去提供相关的服务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因为没必要自己揽下所有的事情。这时候往往第一代网络的经营者会成为合作的对象。
或许你会发现,第二代互联网的规模非常的大。他的主轴很清楚,就是「生活化」,然而背后的工程却牵涉到制造商,有线以及无线通讯商,带宽提供者,现有的网站经营者。这么全面的运动,绝非三两年内可以完工。
现有的网站经营者都要开始想著朝向第二代网络的方向发展。国外的第一代网络品牌,例如Yahoo!, AOL等等,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延伸其品牌以及扎实的服务内容到第二代互联网上,而且先前的获利可以让他们进入第二代的时候比较没有后顾之忧。
国内的网站经营者会比较吃力些,因为品牌还不够大,内容系统还不扎实,而且先前的经营普遍都还没有获利,当然会比较辛苦。但无论如何,下一波既然是个比较长期的趋势,不妨现在就可以开始慢慢的布局。 (文:黄芳宇)
■ 历史上的今天 |
■ 个人数字慈善事业 - 2005/10/23
■ 从电脑化,网络化,到数字化(下) - 2004/10/24
■ 女人的钱真好赚? - 2003/10/26
■ 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四) - 2002/10/27
■ 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三) - 2002/10/20
■ 网络行业的解体(三)电子报的昨日今日明日 - 2001/10/28
■ 网络行业的解体(二)门户网站的拆解 - 2001/10/21
■ 宽带的迷思 - 1999/10/24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
2000/10/22 - By 数位之墙黄芳宇 - 关键字/标签:MP3 3C 手机 PDA 数码相机
近一年来,在消费性电子产品的市场上,隐约的有一种模糊不清的地带产生。那种模糊不清的状况,在我们想购买数码相机,或者是数字录音棒,或者是MP3 随身听的时候,感觉特别强烈。那种模糊导因于我们无法归类这些产品,到底是属于电脑周边产品,还是一般的小型家电用品。所以我们不知道如果要买MP3 随身听,应该要去小型电器行买,还是到电脑卖场去买。
当然在这两种地方都有可能买到,但是却很有可能当你逛完电脑卖场时,却发现有贩卖这些商品的店家不多,而逛完电器街的时候也发现相同状况。举例来说,如果你想要买一般的随身听,那么电器街上面理所当然应该十家里面有九家都有贩卖才对。但是MP3 随身听,却不是这么理所当然的「在那里」,它的身分显得有些尴尬。
最近又有一种新的商品诞生了,让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手机,我们知道要去通讯行买。掌上型电脑,我们会去电脑卖场买。可是结合了手机与掌上型电脑功能的机器,到底该去哪里买?
通讯行里的店员可能是手机的行家,但是面对著一台结合了PDA 功能的手机,解说起来却显得手忙脚乱,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去卖这台机器。而现阶段,到电脑卖场去买手机,可能也会显得蛮奇怪的。但是手机与PDA 的结合又是趋势,结果这样的商品开始慢慢充斥市面的时候,却找不到适合他们栖身的地点。
多年前台湾曾经流行过所谓的3C卖场。当时许多财团竞相投入好不热闹,但是没多久这些卖场却一一关了门。所谓的3C,指的是Computer ,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 。当时卖场普遍遇到的问题是,在卖场中同时销售电脑用品与家电用品,通讯用品的难度颇高,包含销售服务维修都有相当的问题。
最严重的是,消费者不认为他们有必要去所谓的3C卖场购买这些商品。你可能在买电脑的时候顺便买冰箱吗?那么把这两个东西摆在一起卖的意义是什么?而且后端还花了双倍以上的力气做集成?
追根究底,3C卖场失败的主因在于「没有3C产品」!当时在市面上没有任何一种产品是成功的集成了3 个C 的。当时的卖场里面所贩卖的电子商品,电脑是电脑,通讯产品是通讯产品,消费性电子产品是消费性电子产品,没有一种商品是集成这三个C 的。也难怪3C卖场要失败,因为3C产品根本还没出现!
笔者前面所提到的一堆数字产品,本质上就是所谓的3C商品。再加上现在当红的PDA 与手机结合的产品,3C产品终于开始步入普遍化的应用了。也许未来再加上可以上网的电冰箱或屏幕电话之类的电子产品,3C商品的货色会更齐全。但无论如何,这些商品的出现乃至普及,都代表著一种新型态的渠道即将出现,那就是当年曾经煞羽而归的3C 卖场。
前一阵子看新闻报导,Motorola的新款手机太极,结合了PDA 与手机的功能,在市场上面的销售也遇到了状况,其渠道战略也几度经过转换。除了这样的手机本身定位,到底是要卖给商务人士为主或者是年轻的学生族的问题之外,寻找适合的渠道也是当务之急。可惜这样混乱的现象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
现在开始建立3C的渠道仍然不嫌晚,但是如果既有的渠道有决心转型成3C渠道,应该会相当的具有优势。未来的3C商品反而会是电子产品的主流( 道理很简单,以后的电子商品某种程度都会有内建的 CPU负责运算,以及内建的通讯元件负责跟其他装置沟通 ),所以看准了时机投入,未来应该有很好的发展空间。 (文:黄芳宇)
■ 历史上的今天 |
■ 个人数字慈善事业 - 2005/10/23
■ 从电脑化,网络化,到数字化(下) - 2004/10/24
■ 女人的钱真好赚? - 2003/10/26
■ 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四) - 2002/10/27
■ 从在线冲印谈数码商品的价值链(三) - 2002/10/20
■ 网络行业的解体(三)电子报的昨日今日明日 - 2001/10/28
■ 网络行业的解体(二)门户网站的拆解 - 2001/10/21
■ 宽带的迷思 - 1999/10/24
黄芳宇,数位之墙总编,资深电信/互联网/科技行业工作者。本文著作权为数位之墙所有,欢迎传阅。如欲用于商业用途请先来信取得授权,数位之墙保留一切权利。
因为梦想,数位之墙于1998年 4月诞生,以独立站点的型态营运。希望能发挥微薄的力量,让人们对于科技营销议题有更多面向的思考。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6,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