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通讯软件是新时代的入口
用户的上网入口一直都是兵家必争之地。而「拿什么」去争夺用户眼 球,也经历过几个典范移转。从NetScape网景的浏览器开始,到雅虎 的门户网站媒体内容,到Google的搜索引擎拿机器爬来的内容加排序 规则,到Facebook拿用户的关系链及用户推送的内容。
这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内容的重要性,以及用户取得内容的行为和管 道都在改变。透过用户间在社交媒体上相互转发的行为,使得部分内 容网站流量不断窜升,这些新兴的内容网站甚至不再需要管自己的网 页被搜索引擎收录了多少,因为反正流量都不是搜索引擎带来的。
而移动互联网到来,用户主要在手机上使用社交媒体,内容在手机 上被推来推去,内容网站的流量有相当部分都是来自手机。Facebook 的分享和微信WeChat的朋友圈以及群组,已经成为用户取得内容的主 要管道。在手机上,门户网站不再是入口,搜索引擎也不再是王者。
在手机上,内容形式还可分三种。一种是文章,主要以网页型态呈现 ,一种是手机应用APP ,需要下载,以及还有类似微信这样超级手机 通讯平台所创造的微信APP 。不论哪种内容,用户取得的主要管道都 已不是搜索引擎。在手机上,只有通讯软件或社交媒体才是用户入口。
◎通往虚拟世界及实体世界的入口
如果你是Facebook的创始人,是微信的催生者,在已经掌握了用户在 手机上的入口后,还有必要推出自有品牌的手机吗?或许有,但是目 的就不会是抢用户了。Google费心地推出了Android 操作系统,在如 此底层的地方想成为用户的入口,但反而是帮微信以及WhatsApp铺路。
能以软件的手段来争夺用户,就不该以硬件的手段为之,因为两者效 率相差甚多。苹果iPhone表面上看来是用硬件抢占用户,但实际上真 正的用户入口却是他的应用商城App Store 。所谓的入口,就是分发 内容的渠道,谁能成为内容渠道,谁才能成为入口。
然而,除了内容之外,手机上的入口还有另一层意义,就是通往实体 世界的入口。以往的入口是通往虚拟内容的,现在由于手机的随身特 性,入口的部分功能是通往实体世界的指引。似乎,地图也会是另一 种入口,手机地图也因此成为另一个兵家必争之地。
但,光有地图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架构在地图上的食衣住行育乐,那 才是用户寻找的标的。正因如此,地图反而变成一种底层应用而已, 用户更倾向于去找一个能够搜索实体世界食衣住行的应用APP 来使用 。「生活搜索」搭配地图,在手机上或许是一种更重要的入口。
◎超级应用才是成为入口的关键
要衡量入口的价值多高,除了前面提到的「分发内容的能力」之外, 还有两个重要指标,就是「用户的使用频次」以及「用户开机后多快 接触到」。第三个指标其实意味著你能否提早拦截用户的注意力,将 用户第一手抓过来。
然而,从手机互联网的发展经验我们看到,一开机就载入的手机扫 毒软件是最具备提早拦截用户的能力的,甚至iOS和Andriod都还能比 扫毒软件更早拦截用户,但开机后用户还是直奔手机通讯软件微信或 者Line去了。
这是笔者一贯的观点,用软件而非硬件抢入口;用强力高频次应用而 非强力高频次拦截抢入口;用高效内容分发而非自己生产内容抢入口 。指标依重要性排序应该是:「用户的使用频次」,「分发内容的能 力」,「用户开机后多快接触到」。有了前两者,第三者不是问题。
近年来由于智能家居(Smart Home)市场出现,开始有互联网公司 推出智能型路由器抢占用户入口,认为路由器是所有家用智能型装置 及个人智能型装置的上游。然而路由器只是硬件,它因此带来的超级 应用是什么?Line与微信是手机上的超级应用,而路由器的是什么?
◎入口逐渐从媒体变成中间人
在赚饱了眼球之后,营利模式是什么,是入口最关心的事。只要有了 人潮就会有钱潮,这在互联网发展十多年的历史上是个已被证明且 不用讨论的问题。然而,模式在变化。例如,Google在PC版网站上有 足够的空间展示广告作为收入来源,但在手机版上却没法这么做。
屏幕狭小不利广告展示,用户使用时间零碎注意力短暂,用户在手机 上以社交起步的使用行为对广告更加讨厌等,都是移动互联网上的 入口们头痛的问题。广告不会消失,但是广告能成为主要收入吗?这 是个大问题。
而随著移动装置普及与O2O 兴起,更多小型商家被包含到互联网商 业圈里。这些买不起门户网站昂贵的展示型广告(以CPM 计价)改而 投放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广告(以 CPC计价)的商家,经过网络团购洗礼 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似乎更倾向以成果付费了(以CPS 计费)。
入口的营利模式正在发生变化。从最早期的赚取广告费(还分成大型 品牌广告商以及针对小商家的竞价排名广告),一路发展到现在的交易 后抽成。入口的特性正在从媒体转向中间商,收入模式更从广告转向 了佣金。看似是一种无奈的退化,然而愿意花钱的商家基数却暴增了。
而转变成中间商的入口们,最重要的是掌握交易。而掌握交易最重要 的事情就是掌握金流。所以无怪乎像微信这样的手机应用入口要大力 发展第三方支付。而像Line及WhatsApp这样的通讯软件要发展成电子 钱包也就是早晚的事情。这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的展节奏。 (文: 【品富天使基金】合伙人黄绍麟 | 数位之墙 | 敬请关注
新浪微博 或
WeChat微信公众号digitalwallcom)
上一篇:再回首移动互联网(七):消失的 O2O与兴起的 E2E
■ 历史上的今天 |
■ 再回首移动互联网(八):入口之争与收入模式之变 - 2014/06/15
■ Web 2.0 再思考(四)「私人财产」与「阶级不平等」 - 2007/06/10
■ 荆轲刺秦王:如何敲开Google大门 - 2006/06/11
■ 终极的移动装置(一)手机的混种年代 - 2005/06/19
■ 网络事业的定价困难 - 2005/06/11
■ 漫谈数字音乐(一)从「分享」谈起 - 2004/06/13
■ 关键字订阅服务的发展 - 2003/06/15
■ eBay来台湾做什么?(下) - 2002/06/16
■ 终极的互联网(三)通讯行业的集成关键-帐务系统 - 2001/06/17
■ 终极的互联网(二)网络媒体的封闭架构-垄断 - 2001/06/10
■ 口袋里的战争 - 2000/06/11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职新浪网,台湾大哥大,3G威宝电信。2006年后于大陆工作,曾任职51.com担任总裁助理暨发言人 (后转战略顾问),湖南卫视快乐购旗下电子商务子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 ,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宝担任运营总监 ,以及著名天使投资嘉丰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 。目前于品富天使基金担任合伙人,从事科技初创企业投资的相关工作。 |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service@digitalwall.com
◎传统媒体两大价值遭侵蚀
可怜的传统媒体行业,还没有在PC互联网的馀震中找到喘息的机会 ,新一波来自移动互联网的打击又开始了。因为阅听人不断流失, 传统媒体内容生产者似乎再不能从生产内容上得到足够回报,问题的 关键在哪里,而他们的明天又在哪里?
传统媒体的价值有两大,一是对分销渠道的掌握甚至垄断(例如报纸 垄断发行体系,无线电视台垄断频道),一是因内容价值而产生的广 告价值。此外,一个人每天只有24小时,因此接触媒体内容的总时间 固定不变,花在某个媒体的时间多了,其他的便少了。
于是,媒体行业首先遇到的变革,是渠道变革。从报纸到电脑到手机 ,内容的分销渠道改变了。阅听人的眼睛从报纸与电视转向电脑和手 机。而在这个过程中,传统媒体并没有在这些载体上垄断任何内容分 销渠道。无法掌握内容的分销,媒介的权力与价值便消失一大块。
新的内容分销商是谁?是门户网站,搜索引擎,博客,社交网络, 视频网站,然后是Line和微信Wechat。人们在互联网上找内容,在 社交网络里分享内容,而现在用手机分享。互联网商业化发展超过 17年,每一次变革所诞生的新渠道,难得有机会被传统媒体掌握的。
◎内容生产成本无法因应新媒体特性
媒体在内容价值上又如何?内容为王是一直以来媒体工作者最引以为 傲的信念。在平面杂志这类本身不一定能拥有分销渠道的垂直媒体上 ,此点也最为明显,因为杂志一本本总是要卖钱的。靠著较为深度的 内容吸引特定的分众阅听人,似乎也能拥有自己的一片天。
然而,竞争者大量出现了。由于接触内容分销渠道的门槛变低,任何 人都可以在社交网络,视频网站或者微信上发布内容,「发行」这件 事情变得无比容易,使得原本没有能力办杂志的人现在都有初步的能 力生产内容然后发行。你甚至不需要什么团队,一个人就行了。
笔者以一人之力经营数位之墙超过17年,从最开始必须自己架站写程 式,到后来博客作者根本不需懂这些,到现在微信上的自媒体完 全不需技术知识也能经营。内容流通性大幅增强使内容为王的时代终 于到来,然而传统媒体为了生产内容所配置的编制却相对显得臃肿了。
困境在于,一方面需要传统编制来应付传统内容载体(纸质媒体及相 应分销渠道成本),一方面阅听人的时间逐渐往电子载体移动导致广 告价值下滑(收入下滑),传统媒体也在经营新的电子内容渠道,但 这部分收入却不大,更不足以负担那个传统内容生产编制的成本了。
◎将内容生产的编制开放
传统媒体不是没有考虑过买下新的内容分销渠道,例如新闻集团曾买 下MySpace 但经营得不好。从资本观点来看,疲软的传统媒体要买下 当红网络内容分销渠道几乎没可能。想恢复传统媒体垄断内容分销通 路的价值,就先不用想了,有能力想这件事的传统媒体也没几个了。
内容生产方面,生存之道无非开源与节流。纸质媒体不会灭绝,但是 会逐渐凋零。配置在这方面的内容生产人力与运作体系,最终会需要 整个砍掉重练。而因应电子载体的内容生产人力(这个部分,大部传 统媒体应该都没有编制)则需要有个方法来做较低成本的储备。
有没有想过,一个媒体的内容都是从网络上的博客作家来的?或者 都是微信的自媒体来的?互联网从电脑开始发展到手机,不变的 精神是开放,而开放意味著权力的下放。传统媒体要改变的不是因应 电子媒体的手段,而是把「关起门来生产内容」的方式开放。
既然内容的生产已经不是个高成本的事情,何不向外取材?既然外部 有这么多好内容,为何还需要传统的编制来生产内容?传统媒体需要 思考的是,内容生产的编制该如何逐渐迎向新的电子载体,以便于当 纸质载体的阅听人数下滑时,成本结构能逐渐过渡到新时代。
◎自媒体时代来临,免费是必要条件
内容生产成本下降,带来的另一个问题是内容被付费的价值下滑。内 容为王不等于生产内容的人可以靠卖内容赚钱。这个观点笔者多年前 就提过,内容会越来越不值钱。实际上,传统媒体也并没有真正的靠 出售内容赚过大钱,真正赚钱的是广告销售。
在迎向自媒体的时代,这个趋势会更明显。广告要能卖出去的前提 是读者或观众数量,而为了快速的扩大影响力(由于移动互联网兴 起,这件事情成本更低了),内容不能收费变成必要条件,否则就无 法利用这个新兴内容分发渠道的特性。
不知道杂志的经营者准备好面对没,在所有传统媒体中,杂志对于「 内容不再能卖钱」这件事特别没认识。一本特定领域的杂志,现在很 可能就被一个某领域的达人博客或者微信自媒体取代掉了。就算不 能完全取代,读者的花在你身上的时间也不再那么多了。
幸运的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核心不再是网站而是APP ,搜索引擎 作为内容分发者的角色不像电脑上这么重,而且媒体也第一次有机会 把自己的APP 植入用户手机上建立更直接的发行管道。传统媒体真正 需要改变的是,因应新载体而调整内容生产结构,才能适应未来。 (文: 【嘉丰资本】投资合伙人黄绍麟 | 数位之墙 | 敬请关注
新浪微博 或
WeChat微信公众号digitalwallcom)
上一篇:再回首移动互联网(二):APP 从生产到流通都是问题
■ 历史上的今天 |
■ 再回首移动互联网(三):传统媒体遭自媒体挑战 - 2014/01/19
■ 网站外贸的个人实践(五)推广 - 2009/01/18
■ 网站外贸的个人实践(四)广告 - 2009/01/11
■ 如何远赴中国大陆工作(一) - 2008/01/13
■ 微软Google竞逐企业邮件代管市场 - 2007/01/16
■ 间谍软件剪不断理还乱? - 2006/01/15
■ 智能手机(一)从定义谈起 - 2005/01/16
■ 「光华牌」电脑的消失 - 2004/01/18
■ 男人不要放轻松 - 2004/01/11
■ 网络竞标,在台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2003/01/19
■ 关于网络,你还是没弄懂 - 2003/01/12
■ 关键的百分之十六(六)多媒体和网络是手机救星? - 2002/01/13
■ 不要更改我的邮件地址 - 2001/01/14
■ 网络社区的真义 - 2000/01/16
黄绍麟,原名黄彦达,1998年 4月创立数位之墙,以观察科技趋势为终身职。曾任职新浪网,台湾大哥大,3G威宝电信。2006年后于大陆工作,曾任职51.com担任总裁助理暨发言人 (后转战略顾问),湖南卫视快乐购旗下电子商务子公司担任首席运营官 ,及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宝担任运营总监。目前于著名天使投资嘉丰资本担任投资合伙人,投资科技初创企业。 |
|
个人.家庭.数字化 - 数位之墙 |
|
欲引用本站图文,请先取得授权。本站保留一切权利 ©Copyright 2008, DigitalWal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Question ? Please mail to webmaster@digitalwall.com